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公報
(2021年(nian)6月15日(ri)中國共產黨(dang)四川省第(di)十(shi)一屆(jie)委員會(hui)第(di)九(jiu)次全(quan)體會(hui)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dang)四川(chuan)省(sheng)第(di)十一屆委員會第(di)九次全體會議,于2021年(nian)6月(yue)15日在成都(dou)舉行。

出(chu)席(xi)(xi)全會的有(you),省委委員(yuan)82人(ren),候補省委委員(yuan)4人(ren)。省紀委常委、省監委委員(yuan)和有(you)關(guan)方面負(fu)責同(tong)志(zhi)列(lie)席(xi)(xi)會議(yi),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中部(bu)分(fen)基層(ceng)同(tong)志(zhi)和專家(jia)學者也列(lie)席(xi)(xi)會議(yi)。部(bu)分(fen)科研單位(院所)、創新型民營企業負(fu)責人(ren)應邀(yao)列(lie)席(xi)(xi)會議(yi)。
全(quan)會由省委常委會主持。省委書記彭清華作(zuo)了講話。
全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發展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策部署,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彭清華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quan)會指出(chu),隨(sui)著新(xin)(xin)(xin)(xin)(xin)一(yi)(yi)輪科技革命和(he)(he)產業(ye)變(bian)革突飛猛進(jin),創新(xin)(xin)(xin)(xin)(xin)已成(cheng)為(wei)重塑全(quan)球(qiu)和(he)(he)區域(yu)競爭格局(ju)(ju)的(de)關鍵變(bian)量(liang)。黨的(de)十八大(da)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tong)籌中華民族偉大(da)復興戰(zhan)略(lve)全(quan)局(ju)(ju)和(he)(he)世界百年(nian)未有之大(da)變(bian)局(ju)(ju),站在(zai)黨和(he)(he)國(guo)家事業(ye)發(fa)(fa)(fa)展(zhan)全(quan)局(ju)(ju)高度和(he)(he)長遠(yuan)角度,對(dui)創新(xin)(xin)(xin)(xin)(xin)發(fa)(fa)(fa)展(zhan)作出(chu)戰(zhan)略(lve)性擘(bo)畫和(he)(he)系統(tong)性部署,先后(hou)提出(chu)一(yi)(yi)系列新(xin)(xin)(xin)(xin)(xin)思想、新(xin)(xin)(xin)(xin)(xin)觀點、新(xin)(xin)(xin)(xin)(xin)論(lun)斷、新(xin)(xin)(xin)(xin)(xin)要(yao)(yao)求,特別是親(qin)(qin)自謀劃、親(qin)(qin)自部署、親(qin)(qin)自推動成(cheng)渝地(di)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yao)(yao)求打造帶動全(quan)國(guo)高質量(liang)發(fa)(fa)(fa)展(zhan)的(de)重要(yao)(yao)增長極和(he)(he)新(xin)(xin)(xin)(xin)(xin)的(de)動力源,賦(fu)予建設具有全(quan)國(guo)影(ying)響(xiang)力的(de)科技創新(xin)(xin)(xin)(xin)(xin)中心的(de)戰(zhan)略(lve)使命,并在(zai)對(dui)四(si)川工(gong)作系列重要(yao)(yao)指示批示中多次強調創新(xin)(xin)(xin)(xin)(xin)發(fa)(fa)(fa)展(zhan),為(wei)我(wo)們指明(ming)了(le)(le)前進(jin)方(fang)向、提供了(le)(le)根本遵(zun)循。全(quan)省(sheng)上(shang)(shang)下要(yao)(yao)進(jin)一(yi)(yi)步提高政治站位和(he)(he)戰(zhan)略(lve)站位,堅持創新(xin)(xin)(xin)(xin)(xin)在(zai)現代化(hua)建設全(quan)局(ju)(ju)中的(de)核心地(di)位,更好把(ba)握新(xin)(xin)(xin)(xin)(xin)發(fa)(fa)(fa)展(zhan)階(jie)段、貫徹新(xin)(xin)(xin)(xin)(xin)發(fa)(fa)(fa)展(zhan)理念、融(rong)入新(xin)(xin)(xin)(xin)(xin)發(fa)(fa)(fa)展(zhan)格局(ju)(ju),把(ba)創新(xin)(xin)(xin)(xin)(xin)驅動引(yin)領高質量(liang)發(fa)(fa)(fa)展(zhan)作為(wei)一(yi)(yi)項長期而緊迫的(de)重大(da)任務來抓,推動新(xin)(xin)(xin)(xin)(xin)時(shi)代治蜀興川再上(shang)(shang)新(xin)(xin)(xin)(xin)(xin)臺(tai)階(jie)。
全會提出了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強調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全面落實“四個面向”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科教興川和人才強省,堅持服務國家全局與推動地方發展相統籌、深化科技創新與強化制度創新相協同、激活資源存量與做優資源增量相促進、發揮政府作用與激發市場活力相結合,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全會明確了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路徑和主要目標,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一頭抓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一頭抓產業技術創新和全社會創新創造,加快把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經過“十四五”時期努力,進一步提升我省在全國創新版圖中的戰略地位,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載區和創新要素加速匯聚地,建成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提升區域綜合創新能力,保持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增幅、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培育一批高水平科研機構、領軍型創新團隊,形成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提升創新體系運行質量和整體效能,軍民、央地、校(院)企融合創新深入推進,打造一批高水平創新聯合體;提升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較“十三五”末實現倍增,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持續上升,在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上邁出更大步伐。
全會提出,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為引領,優化區域創新布局。要加強戰略協同、規劃聯動、政策對接,以“一城多園”模式與重慶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和協同創新示范區。要增強成都創新主干和極核功能,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創新策源地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建設成德眉資創新共同體,把成都都市圈打造成為高質量緊密型創新生態圈。要提升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能級,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要促進區域協同創新發展,積極探索“研發+轉化”等新機制新模式,構建以成都和綿陽為主引擎、成都都市圈為主承載、其他區域中心城市和節點城市為重要支撐的區域協同創新格局。
全會提出,以服務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為牽引,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要重點布局戰略科技平臺,高起點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積極爭創國家實驗室,全力建好國家實驗室四川基地,高水平組建天府實驗室,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著力提升基礎研究水平和原始創新能力。要聚焦打造產業創新平臺,統籌建設一批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高質量建設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組織開展多學科技術開發和工程化運用,著力提升產業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要加快培育功能服務平臺,建立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試平臺,建設高標準技術交易市場體系,加快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道。
全會提出,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抓手,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要實施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工程,推動產業技術路線圖實施,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前謀劃布局未來產業。要推進數字化賦能產業發展,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推動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要強化鄉村產業振興科技支撐,加快推進現代生物育種,實施重點物種種源聯合攻關,強化現代農業裝備研發應用,以科技引領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要加強民生社會領域科技創新,強化健康四川建設科技支撐,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鄉基層治理深度融合,開展重大自然災害防治和重大公共安全處置領域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研發。
全會提出,以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關鍵,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動力。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支持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導民營企業持續增加創新投入,培養一支富有創新精神和市場意識的優秀企業家隊伍。要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實力,加快發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支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加大對分散重復、業務交叉的科研院所整合力度,發揮軍工單位創新優勢。要發展高水平創新聯合體,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要打造創新人才聚集高地,健全重大人才計劃實施機制,開展人才先行區建設,提升人才服務保障水平。要深化機制創新突破體制障礙,鞏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成果,全面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建立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機制。
全會提出,以營造創新創造良好環境為支撐,更大力度集聚創新資源、提升創新活動效率。要加大財稅支持創新力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發揮稅收優惠政策對創新的促進作用,引導更多市場主體加大研發投入。要完善金融服務創新體系,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創新創業,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大力發展創業風險投資。要優化服務創新的政務環境,完善盡職免責的容錯機制,培育崇尚科學的創新文化。要高質量運行中國(四川)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建設國家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要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打造高端創新資源承載地。
全會強調,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加強黨對創新發展的全面領導。要完善創新發展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構建“領導小組+專項工作組”組織體系,健全戰略科技決策咨詢制度。要鮮明考核導向,健全突出創新發展的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要加強監督保障,突出政治監督,定期開展專項督查,以過硬舉措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全會要求,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的重要政治任務。要準確把握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具體舉措和組織保障,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推動創新發展整體部署落地落實;著力疏通堵點難點,推動政策落地落實;聚焦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改革落地落實;強化要素支撐保障,推動項目落地落實;注重兼收并蓄內聯外引,推動創新合作事項落地落實。
全會號召,全省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搶抓機遇、勇擔使命,銳意開拓、克難奮進,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奮力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